您好,欢迎来到华夏法治观察网!

华夏法治观察网

步行可达 服务可及 镇海再添4个省级便民生活圈

  浙江省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近日揭晓,我区同心湖社区、西门社区、银凤社区(提升型)以及龙源社区成功入选。至此,我区获评省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总数达9个,居民“步行可达、服务可及”的幸福生活图景持续扩容。

  此次新晋的4个省级便民生活圈,结合自身人口结构、空间特点与居民需求,走出差异化建设路径。

  可用公众号预约早餐、智能超市APP预订净菜,住在这儿,每天都能“多睡10分钟”。同心湖社区聚焦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三缺三难”问题,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能化建设。此外,还打造“甬爱E家”驿站、“甬爱商家”联盟,提供休息充电、低偿理发等服务,并开设新就业群体子女公益课堂,补齐职业保障与家庭服务短板,让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变为“社区主人”。

  老城区的问题,聚焦一个“老”,一个“挤”。西门社区针对老城区“老龄化程度高、设施旧、空间缺”的痛点精准发力,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共享便民服务一条街”,引入修鞋、磨刀等“小修小补”业态,以“公益+低偿”模式解决居民“微需求”。同时,推进菜市场“微更新”、建设专业居家养老服务站,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展家庭医生签约与上门诊疗服务,让老年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助餐、助医、助洁”一站式服务。

  银凤社区(提升型)与龙源社区则同样立足居民核心需求,前者在现有便民服务基础上升级服务能级,优化商业业态布局,新增亲子互动、文化休闲等高品质场景;后者聚焦社区整体功能整合,推动便利店连锁化、服务设施智能化,构建15分钟内购物、养老、托幼、健身全覆盖的便捷网络,进一步缩小服务距离,提升居民获得感。

  此次4个便民生活圈获评省级,是我区便民服务建设成果的又一次集中体现。截至目前,镇海已构建起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矩阵,覆盖新老城区、不同类型社区,形成“点上出彩、线上贯通、面上覆盖”的服务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镇海已有西门社区、同心湖社区、锦绣社区、总浦桥社区4个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案例被纳入省级推广样本。从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同心湖模式,到服务老年居民的西门方案,再到锦绣社区、总浦桥社区的特色实践,镇海始终以“居民需求”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业态优化、党建引领,让“一刻钟”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是服务温度的衡量标准。

  接下来,镇海区将围绕居民日益多元的需求,探索“便民圈+智慧服务”“便民圈+文化体验”等新场景,让“步行15分钟”的生活半径内,既有柴米油盐的便利,也有精神文化的滋养,持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责任编辑:hh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