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夏法治观察网!

华夏法治观察网

伊通大孤山镇的历史

  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因山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辽金时期称益海,明朝称雅哈,清朝称阿勒坦额墨勒( 阿尔滩讷门),也称大孤山。肃慎、秽、貊、夫余、高句丽、渤海、契丹、女真、蒙古、满族、汉族人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

  大孤山镇古为肃慎地,汉晋属扶余国,公元494至公元668年隶高句丽国,公元668至公元713年属唐朝安东都护府,公元713至公元926年隶属渤海国,公元926至公元952年隶辽属东丹国,后属辽国东京道,金国属咸平路咸平府,蒙古帝国属东辽国,元朝属辽阳行省咸平府,公元1408年属明朝奴尔干都司雅哈河卫,公元1483年,属塔鲁木卫,公元1536年属明属叶赫国(部),公元1619年属建州女真,清初,属宁古塔将军管辖,公元1676年(康熙十六年)属吉林将军,公元1728年(雍正六年)属伊通镶黄、正黄两旗佐领,公元1814年(嘉庆十九年)属伊通河巡检司,公元1882年(光绪八年)属伊通州。

  辽金时期古城—大营城子古城,当地人称“高丽城”。位于大孤山镇万福德村大营城子北,据文物部门记载,古城呈长方形,周长1380米,南墙和北墙长310米,东墙和西墙长380米。现南墙已基本无遗迹,北墙现仅存约1米高的土楞子。东墙和西墙已变成耕地,城墙处略高于周边。城内出土文物有砖、瓦和陶、瓷器残片等。砖、瓦皆灰色,瓦的腹内有布纹。陶片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等。瓷器皆施白釉,釉色不纯,微泛黄,器形有碗、罐等。据文物部门考证,应为辽金时期或更早的古城。或毁于战火,无史料记载,蒙古帝国经常屠城毁城的习惯。或毁于地震,据《元史》(卷十五本纪十五)记载,至公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一月,咸平(今辽宁省开原市老城镇)大震。两地相距仅一百多千米,应属重灾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责任编辑:hh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