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夏法治观察网!

华夏法治观察网

郭家店的由来

  郭家店早在辽金时代就有契丹人、高句丽人在此筑城(小城子、花城子)居住。清代初期,为蒙古达尔罕王游牧地。清嘉庆八年(1803)蒙王招民垦荒,始有山东、河北等地汉民迁入。20世纪初期,这里是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屯,因一户郭姓移民在此落户,并在镇郊开了一处大车店,故名郭家店。 

  郭家店镇位于梨树县城东21公里

处。东与蔡家镇交界,南与孟家岭镇和十家堡镇相连,西与梨树镇毗邻,北与万发镇接壤。南至石槽沟村烧锅屯,北至青堆子村小老爷庙屯,南北宽约15公里;东至孙家屯村云宝屯,西至西青石岭村韩碗铺屯。 

  清道光元年(1821),设梨树照磨署,为昌图厅所属,郭家店为梨树照磨署所辖。 

  清光绪四年(1878),梨树照磨署升格为奉化县。县下设9个社。郭家店为瑞祥社所辖。 

  中华民国三年(1914),奉化县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改梨树县,郭家店为其所辖。 

  民国12年(1923)全县实行区村制,划9个区,127个村,郭家店为3区公所驻地。 

  1941年(伪满洲国康德八年),郭家店为梨树县3区所辖。 

  1945年,郭家店铁道南划归梨东县,铁道北仍为梨树县。 

  1948年3月,梨树全境解放,梨东办事处合并入梨树县。全县划12个行政区。郭家店铁南、铁北合并为郭家店街,为3区所辖。街下设8个闾。 

  1956年5月,郭家店街改为郭家店镇,下辖8个闾和镇郊、蔬菜2个村。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蔡家乡、孟家岭乡、三家子乡、十家堡乡、郭家店乡、郭家店镇合并成立郭家店人民公社。 

  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将郭家店镇从郭家店人民公社划出为县直属镇。下设两个街道,辖11个委和镇郊、蔬菜2个村。 

  1963年,青堆子大队划归万发公社。1971年重新划回。 

  1968年10月,成立郭家店镇革命委员会,下属行政区划不变。 

  1972年,大城子(镇郊)大队划归郭家店镇。 

  1977年,青堆子大队划分为青堆子和新胜2个大队。 

  1983年,郭家店镇革命委员会改为郭家店镇人民政府。郭家店镇下辖2个街道和镇郊、蔬菜2个村,街道下设19个居民委员会。 

  2000年3月27日

,郭家店镇与郭家店乡合并为郭家店镇,下辖17个村,166个社,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南满铁路建成,设火车站(称四站)即今郭家店镇。该镇依山傍河,处在南北两相夹的狭长地带。借助铁路的交通优势,铁道南逐渐繁荣。以头道街、二道街为中心,建有绸缎店、日用杂货铺、干鲜果品店、钱庄、饭馆、澡堂和药铺,形成街区。 

  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加和商贸的繁荣,该镇成为附近农村商品交流的中心。原来铁路、公路交叉的唯一狭小道口两侧,经常人塞车堵,加上每天几十对通过的火车,交通堵塞现象延续二十年。经县镇政府与铁路部门反复协商,于1985年7月,在城区东部长大铁路612公路处建一座宽8米

、高4.5米,长27米的双孔公铁路立交桥,并在原铁道口西侧100米处建一座钢铁结构高7米、宽5米、长174米横跨铁路的人行天桥,基本解决了城区内交通堵塞的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兴起,2000—2002年,郭家店掀起了城改热潮。道上区域二年内共拆迁820户,兴建楼房11万平方米,新拓宽了通山路、北山大路、晨辉街三条路,新修公路1700米,梨杨线、郭小线,道路加宽,交通通畅。  

郭家店火车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责任编辑:hh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