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夏法治观察网!

华夏法治观察网

为完善自己而读书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读各类的书,我想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微视频《窑洞里的读书人》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到。朴实而真切的话语中始终透露着一种坚韧,一种恒心,一种“心欲专,凿可穿”的强毅。

  读书之于己,之于人,之于社会的意义,恐怕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如刘向、杜甫所言,“书犹药也,擅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如高尔基、狄德罗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等等,其中真意,已无需赘言。

  然而,在如今电子信息化的时代,那种“持书一卷,便觉生出遁世之逍遥”的心境,在当下之大流中却再难以出现。我们有太多的干部不是在电子产品里日益“沉沦”,就是在功利化、实用化的阅读中逐渐“迷失”;却独独忘记了惟有在翻开一本好书时,才有的那种“有人将智慧如同耳语一般告诉我,无孔不入地,渗透于生命的每一个罅隙”的饱满,以及那种“纵我孑然一身,但仍有世上最伟大的灵魂作伴”的不孤独。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中有句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想,这是对“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之类问题的最好解答。所以,许多年轻干部每每人生困惑的时候,每每不知所措的时候,不是生活不公平,也不是运气不好,根本原因其实就如杨绛先生说的,“你读书太少却想得太多。”

  年轻的周恩来曾豪言:“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往昔峥嵘,可歌可泣。如今的我们或可不必有如此伟大抱负,但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或也是我们无从辩驳的现实。从无知的自我中解脱出来,于人友善,于己明达;从卑微的灵魂中自信起来,于人不卑,于己不菲;从狂狷的半空中俯身下来,于人敬重,于己谦逊……读书因此才会被赋予如此多美好的意义。就如茨威格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是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的名言。正是这样的书籍在一直说服着我们,无论生命如何繁华或虚无,都要保持天真、虔诚、满含悲悯;正是这样的书籍一直锤炼着我们,不断完成着从幼稚到成熟,从浅薄到厚重的自我升华!让我们为自己而坚持阅读,这也是我们改善这个世界最简易的一种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责任编辑:飞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