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夏法治观察网!

华夏法治观察网

李白和苏轼,谁的才华更高?一个相同的“命题作文”,分出了高下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时代。

  这一时期,诗人词人辈出,不仅造就了“初唐四杰”和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伟大的诗人,更在长达600余年的时光里,留下了数以十万计的煌煌诗篇。

  众所周知,唐人专诗,宋人更擅长填词。不过宋朝继承唐朝遗风,也有很多诗人擅长写诗,并且形成了与唐诗风格迥异的宋诗。如果细品之,便能读出区别之一二。

  其实,唐诗讲情致,宋诗主理趣,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讲情致,就是借诗文和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比如常见的有送别诗、田园闲适诗、中举高兴的诗等;主理趣,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富有哲理和境界。这里有一首李白和苏轼的同题目诗作,可以看得出二者区别。

  谈及李白和苏轼,在文学界可以说是唐宋时期最具代表的两位人物。但是要说到影响力,文史君以为苏轼对后世的影响要大一些,但很多读者应该更喜欢李白。认为李白的贡献大。

  可能也是读的李白的诗多,对李白诗的印象深罢了。与唐朝诗人不同的是,宋朝的诗人不仅诗文写的好,学问也高,官也做的好。代表人物就有苏轼、杨万里、晏殊等。

  关于苏轼和李白谁的学问高。文史君以为宋神宗的回答就非常中肯。

  有一天,宋神宗问身边的大臣:我们宋朝,有人能够比得了李白吗?大臣们议论了好久,说到只有苏轼可以比得了李白。

  宋神宗听完后很高兴地点了点头,末了又补上一句:不然。白有轼之才,而无轼之学。

  意思是说,李白有与苏轼一样的才华横溢,但是他的学问没有苏轼深。不过宋朝人喜欢修学问,学问比唐朝诗人都高,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历史上,苏轼和李白曾写了一篇同命题的诗作,描写的对象是庐山。从诗的的艺术成就上来看,苏轼的诗作蕴含着人生哲理,似乎比李白的更为深刻,更有内涵。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疑是银河落九天”,气魄之大,联想到了银河和九天。要知道古时候人们的思维非常局限,能有这样的想象力可谓天人。

  从眼前的景,遥想到了银河;从静态的香炉紫烟,写到了气势磅礴的瀑布。大气磅礴,所描绘之景象,无不吸引着人们,竞相前去欣赏。

  而苏轼写庐山,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也是宋朝诗人一贯的思维方式。

  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而得出的不同观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这里边是由一层思辨在里边的。

  尤其是最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也启迪人们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的道理。

  因此从这一层面上看,苏轼的诗似乎高过李白,当然才华也是高过李白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宋朝人之所以诗作更理性,是因为宋朝人读书多的缘故。

  唐朝的时候,没有雕版印刷,看书是很难的,一般都是家里有多少藏书,就看多少。当时的书都是手抄本,很多书籍无法流通。而宋朝就不同了,有雕版印刷,书局、书店比较发达,想看什么书,可以去买,先贤的著作,基本都能读到,所以综合文学实力就更强一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责任编辑:hh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