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释|“看好合数一三八,道人放码观当天”是指什么生肖(打一生肖动物),新闻热点上海各地梳理细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四野名将邱会作,重获自由后想回老家,问:我能住县委招待所吗?
2022-07-12 10:39
在红色革命早期发展史中,江西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为革命队列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就比如位于赣南北部的兴国县,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与其他地方相比,兴国并不起眼,但作为江西较早接受革命运动熏陶的地域,这里的人民对革命兴致高涨,全力支持革命事业的发展。
民国时期,全县也仅有人口二十三、四万,几年内就有近十万的青壮年参加了红军,可以说当地年轻力壮地都加入了革命阵营,不仅如此,他还为红军的后勤保障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但历经十多年的战斗生涯,能够等来新中国胜利的兴国人已经很少了,他们大多为革命献身,幸存下来的人,大都成为军中各级军官,其中有五十六位参加了大授衔,成为了不起的开国将军。
其中一位老将军,一生几十载历经沧桑,为革命发展和祖国建设做出极大的贡献,只可惜晚年犯错名节不保,重获自由后他想回老家看一看,专门打电话询问,能不能住在县委的招待所,这位老将军就是邱会作。
投身革命
邱会作生于1914年,家里并不富裕,但父亲很有想法和志气,费尽周折,将他和哥哥送进私塾读书,虽然仅仅过了两年读书生涯就结束了,但他收获良多,对于很多事务的理解比同龄人更深入一些。
不过在不公平的旧时代,处于基层的贫苦人民,即使再优秀也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但这一切都因红军的出现而改变了。在我党领导下,农运兴起的兴国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过上了好日子,对未来有了期盼,打心眼里愿意支持这支人民的队伍。
而邱会作家就是典型的代表,他的父亲就是农会干部,哥哥是乡里赤卫队的队长,十几岁的邱会作当上了儿童团的副团长。他们为革命事业的壮大尽自己的所能,能够参军入伍更是心中向往。
在一次扩红运动中,赤卫队被编入红军队伍,15岁的邱会作也跟着哥哥一起参加了红军。他人小心细、做事谨慎,口才也不错,特别是能读会写,参军两年后入了党,还编入红五军团的宣传队。
虽然他的天赋很好,但新的工作还是要从头干起。他跟着宣传队深入群众搞宣传、刷标语,唱红歌,利用各种形式向大家宣传革命思想。从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渐成为宣传队最优秀的宣传员。
由于身处一线作战部队,不可能全然脱离战斗序列。有一次红五军团攻打赣州,宣传队被敌军包围,眼见形势越来越危急,情急中邱会作拿起一把大刀,拼命地向前冲,见到敌人就左劈右砍,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不少队员跟随他脱离了险境。战斗结束后,这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成了宣传队队长。
优秀将领
邱会作搞宣传是一把好手,但凭借聪慧的头脑,过目不忘的本领,干起后勤来也是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也正因为他是宣传政工,管后勤的多面手,从长征后大都负责后勤补给工作,却差点埋没他的军事才能。
抗战胜利后,他也跟随部队北上,成为林帅的部下。红军时期他与林帅很少有交集,抗战胜利受伤的林帅大都在养病,对邱会作并不了解。但优秀的人才在哪都会发光,到达东北后,林帅也很快发现邱会作身上的耀眼之处。
作为领导者都会喜欢人才,重用人才,在林帅的赏识下,邱会作终于可以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展现自己的优秀军事才能。他刚升任八纵政委时,由于这是个新成立的纵队,之前都是地方武装。出战前,邱会作抓训练、搞宣传,将八纵历练成熟,再拉到战场上试一试。
还别说,这八纵还真争气,不到两个月,从锦西打到黑山,然后解放阜新,后又在义县与敌军干了一仗,驰骋这片黑土地,连打四场胜仗,真是不战则已,一战惊人。在他的领导下,八纵很快成为东野的一支主力军。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地方还是部队,都急需大量的各种人才,于是他这位后勤奇才,最后还是干上了本职工作,成了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并且一干就是十二年,他的工作业绩也受到周总理的褒奖。
实现人生遗愿
老将军能够功赫半生,自然是他过人的自身能力与不断努力、自我提升的结果,但也离不开老领导林帅的提携,但也因为林帅,将军曾犯过一些错误,最后被撤职入狱。
而且因为他,家人也受到了牵连,老家的老母亲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最后在悲愤中离世,参军的表弟本来都要提干了,却因为他早早退伍回了老家,人生从此改变,而其他乡邻也怕受牵连,没人愿意与他家人有亲密的来往。
老将军虽然有过错,但毕竟几十年的革命贡献摆在那里,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从一名普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