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倍-420倍,这是九安医疗(002432.SZ)第一季度净利润的涨幅。
4月11日,九安医疗公布第一季度业绩快报,净利润在140亿-160亿人民币之间,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仅3083.58万元。
而九安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738倍-844倍。
快报发布后,九安医疗连续迎来3个涨停板。4月15日,在连续第四天触及涨停板后,又迅速打开,并在当天收盘时跌停。一个交易日内,上了一场“天地板”。
而在过去5个月,这家来自天津的医疗器械
公司股价上涨了13倍,涨幅在同期的A股中名列第一,被资本市场戏称为“妖股之王”。
让其登顶“妖股之王”的,是一项他们去年才涉足的新业务——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更加方便,几分钟就可以出结果。从去年开始,一些国家就开始陆续推行抗原检测,九安医疗主要做的就是海外市场的生意。
今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在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后者被正式纳入到国家防疫体系。
在上海,从4月初开始,抗原检测已经高频次出现在全体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长春、杭州、广州、沈阳等地也在推行抗原检测,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则开始向个人销售,抗原检测的国内市场正在打开。
4月16日,国家卫健委对外披露,疫情以来,我国完成了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以最低8元一次计算,短短两年时间,核酸检测的市场就达到了千亿级别。
接下来,频次可能更高的抗原检测市场又会有多大?3月14日,国联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初步测算中国抗原试剂盒市场空间共458.5-582亿元。彼时,以上海为重点的全国性抗原检测还未展开;而九安医疗上百亿的利润,让这个市场的想象空间更大。
500亿市场的核酸替代品
4月3日起,罗女士一家开始做抗原检测,她所在的小区位于上海松江,属于封控区。
将采集器伸入鼻腔1.5厘米,旋转4次,再将采集器插入到样本洗脱液中,30秒后,将洗脱液滴入到检测卡上,等待几分钟,检测卡上就会出现一条杠或者两条杠。如果是后者,那很不幸,你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需要马上上报相关部门并接受下一步的核酸检测。
这就是一次抗原检测的全过程,自行检测,快速出结果。在罗女士看来,这种检测在家就能完成,不用担心人员聚集时的交叉感染。
张文宏医生曾对抗原检测做出过解释,他说:“抗原就像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就是病毒里面的基因。抗原检测,是用抗体去测病毒的抗原,综合特异性之后,就能让病毒显示出来。核酸检测,需要通过扩增来完成,检测敏感度更高,但获得结果所需时间更长。”
简而言之,抗原检测就是把病毒的“衣服”给识别出来。
此外,相比抗原的自行检测,根据《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核酸检测的采样人员必须为医务人员,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医疗资源。
如今在上海,抗原检测正在被大规模、高频次推行。家住闵行区、小区刚刚变为管控区的陈女士告诉作者,她家也是从4月3日开始做抗原,并从最早的一天一次,变成最多时一天两次。如今每天做抗原已成为日常,核酸检测仅在周末的时候做两次。
不过,抗原检测也有一定弊端。比如在检测结果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曾在3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抗原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在抗原检测阳性的情况下,最终也要进行核酸的复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曾表示,抗原检测的应用人群有三类: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人员,隔离观察人员,自愿检测的人员。但李金明也表示,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人群中,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去做。
在上海,居民做完抗原检测后,除了阳性需要申报外,阴性可以自主登录“疫测达”系统,上传检测结果。但也有市民表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般由工作人员上门统计,或通过微信照片统一上报。
一位接近某省卫健委的人士向作者表示,国内多个省份还没有抗原检测结果的上传系统,即便有上传系统,居民是否愿意如实上传,也只能依靠其自觉性。
4月15日,广东省卫健委上线了“粤抗原”系统
万孚生物是一家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商,其客服告诉作者,居民自己购买试剂盒时,需要向电商平台或者药房登记。检测完后,如果当地有结果上传系统就上传,如果没有就无需上传。
该客服还强调,抗原结果不等同于核酸结果,在很多地方并不被认可。
在未来,抗原检测结果是否成为判断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标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其方便、易测、快速出结果的优点,让它具备了对核酸检测的替代性。如果机场、高铁站、出入境等场所认可抗原检测结果,普通居民可能更愿意选择抗原检测。
上述国联证券的研报就更看好居民自测市场。他们认为,在458.5-582 亿元的市场空间中,自测市场要达到300亿元。
不过,国联证券也认为,专业场景有望最先落地和放量,而自测市场则取决于疫情进展程度和政策指引。
从海外“火”到国内
抗原检测并非一个新技术,早在2020年11月,国家药监局就应急审批通过了万孚生物和金沃夫生物两款抗原检测试剂盒(专业版),次月,华大因源的试剂盒也获得批准。
不过,此后15个月,国内再无相关产品获批上市,直到2022年3月初,华科泰生物的产品获批,国内才有第四款抗原检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