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夏法治观察网!

华夏法治观察网

用一杯茶时间爱上古典音乐

  “过去1500多期音乐会,我几乎是场场必到。”满头银发的方廷荣是上海音乐厅古典公益音乐会——“音乐午茶”的忠实粉丝。工作日中午来音乐厅欣赏一小时音乐,已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上海音乐厅为上海普通市民打造的公益普及音乐会——“音乐午茶”,不知不觉已走过了六年。在第1600期即将举办之际,上海音乐厅与上海音乐出版社携手,推出“遇见二十世纪音乐”为主题的特别企划。

  9日举办的一期“音乐午茶”,聚焦波兰音乐,精选了肖邦的《谐谑曲》《升C小调夜曲》、席曼诺夫斯基的《玛祖卡》、莫什科夫斯基的《西西里舞曲》和潘德列斯基的《中提琴的华彩》共5首曲子,由钢琴手劳睿斯、中提琴手邓一飞演奏。

  尽管午间高温,但不影响观众的热情,“音乐午茶”现场座无虚席。表演开始后,导赏者首先对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进行解说,再由演奏者进行演奏,一边讲解一边听的沙龙音乐会形式也让现场观众对演奏作品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音乐午茶”是在白天举行的沙龙式公益音乐会,2012年创办以来一直秉承“低消费、高品质”的理念,让古典音乐变成老百姓的“那杯茶”。而低至10元的票价,也让上海音乐厅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古典音乐圣殿,成为附近白领、居民午间休憩的艺术空间。

  年近七旬的袁艰奋也是“音乐午茶”的常客。她说:“‘音乐午茶’不仅音乐内容丰富,服务也很到位。一杯茶的时间、一个小时的音乐会,这个时间长度的设置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体贴。”

  在袁艰奋看来,“音乐午茶”不仅能够提供与音乐艺术家亲密接触的机会,享受音乐的熏陶,还是一个社交场所。几年音乐会听下来,她和很多“乐迷”成了老朋友,“音乐午茶”也成了她们的“音乐客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责任编辑:飞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