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夏法治观察网!

华夏法治观察网

谨防“天价粽”让传统节日变味

  据新华社报道,端午节临近,记者在部分省份采访发现,“燕窝粽”“人参粽”“鲍鱼粽”等“天价粽”现身市场,馅料名贵、包装奢华。不少销售人员表示,高端粽子礼盒通常是“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十有八九都是用来送礼的”。

  端午节吃粽子源自纪念屈原,这一传统食品承载着传承千年的文化。随着时代变化,节日里的传统美食出现一些商业气息并无不妥,但附加高档食材、过度包装,进而实现价格跃升,明显背离了传统节日的初衷,更可能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甚至助长一些歪风邪气。对此,人们应当态度鲜明地反对。传统节日当然可以也应该有仪式感,但这种仪式感不应完全由金钱来打造和衡量。

  粽子也好,月饼也罢,包装再精美、馅料再花哨,仍然是食品。此前,有媒体报道过诸如螃蟹券、高端茶叶等被异化为炒作和圈钱的工具,甚至成了像证券一样带有某种金融属性的产品,有人低进高出赚差价——粽子等传统节日食品,绝不可步此后尘。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天价”食品、过度包装等问题的监管。比如,去年6月,有关部门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对单价超过500元的“天价”盒装月饼从严监管。

  而为了躲避监管,“天价”食品的销售也出现了由明转暗的趋势。比如,奢华粽子多由商超销售转向预约订制,并向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社交平台转移,甚至由实物礼品变为虚拟礼券,或者打价格“擦边球”搞组合销售,等等。

  面对上述新苗头,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对线上销售的管理。“互联网+”时代,线上监管反而可以更迅捷、精准、有效。一方面,监管者可以直接上网搜索、查看,顺藤摸瓜;另一方面,可以发动消费者依照相关国家标准参与监督。

  “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缅怀“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子高风。虽时隔千年,但这笔精神财富不容变味的“天价”粽子玷污。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构建节约型社会,端正社会风气,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大有可为,也需要所有人一起发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责任编辑:hh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