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夏法治观察网!

华夏法治观察网

贵州金沙: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近年来,金沙县积极发挥就业帮扶车间和公益岗位作用,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劳务输出和稳岗就业,帮助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自2018年以来,金沙县累计开发护林员、护洁员、护路员等就业扶贫公益岗位,让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增加收入。

就业帮扶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赶制订单。

  就业帮扶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赶制订单。

  家住禹谟镇马场村的任庆才就是公益性岗位的受益者之一,每天清晨,他都会携带刀具进入林区,巡视山林、检查树木有无生病、枯死及病虫害。

  今年56岁的任庆才由于身体不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打零工来挣点生活费,日子过得紧巴巴,马场村村支两委了解到该情况后,主动给他介绍公益性岗位政策,这让任庆才看到了希望。他积极参加选聘,村里根据他的情况将他安置在了护林员的岗位上,主要负责森林管护和打扫公墓山等工作,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此后,任庆才便每天上山巡山,奔走于山路之间,守卫林地……

  任庆才说:“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让我有了稳定收入,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为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金沙县多方面、多途径开发公益性岗位,根据脱贫群众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安排他们从事适合自己的岗位,公益性岗位主要有保洁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工种,据资料显示,今年金沙县公益性岗位在岗4618人,2022年累计发放补贴2817.94万元,实现人均增收0.6万元。

就业帮扶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赶制订单。

  就业帮扶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赶制订单。

  解决就业难题,仅凭开发公益性岗位还远远不够。金沙县还不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积极破解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增收难题,把“扶贫车间”建到搬迁安置点,把生产线搬到村(社区),带动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哒哒哒…”在金沙县沙土镇易地搬迁安置点花滩社区的“扶贫车间”里,一台台缝纫机运转个不停,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赶制订单。

  胡友容是一名搬迁户,自搬到沙土镇花滩社区后,实现了就近就业。“简直像做梦一样,搬过来有了新房子,还有了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现在我也是上班族了。”胡友容高兴地说。

就业帮扶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赶制订单。

  就业帮扶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赶制订单。

  据了解,该车间主要生产消防服、衬衫、内衣内裤、保暖衣等服装,目前可容纳就业人数100人,平均日产量1200件左右,年产值可达240万元。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金沙持续推进就业帮扶车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把就业帮扶车间建成“发展车间”“致富车间”,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走上了工作岗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就业帮扶车间20个,吸纳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易地搬迁人口468人。

  不仅如此,金沙县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劳务协作,搭建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通过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等形式帮助群众就业,并根据群众意愿组织开展家政服务、电工等工种职业培训,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目前实现17738户36208人,就业率95.89%,有劳动力家庭全部实现1户1人以上的就业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夏法治观察网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华夏法治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责任编辑:rj2022
相关阅读: